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xbxwx.in,最快更新倾唐小戏骨最新章节!

    自从师师接受了穿越这个事实,就逐渐尝试去融入王师范这具身体,并且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以及身处的时代——晚唐。

    “我要练武!”是不假思索就在王师范头脑里萌生的第一个想法。

    “身处人命如草芥,有兵就是草头王这样的乱世,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然功业背后都是百姓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凄苦与绝望!”王师范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双目皂白之间浮现出了几丝红线。

    “我虽是武将之子,然而要想在这乱世生存下去,必须要有自保之力,练武强身是当务之急。”王师范双目陡然放光,冷厉中透着坚毅,数息之间已然作出决定。

    王家毕竟是名门之后,代代皆出英才,或高居庙堂擎划天下,或身处边疆保国抗虏,家学渊博,不仅藏有文史典籍,历代兵书,亦有武技传承和打造根基之法。

    王师范虽风雅,且好儒学,但本身并不是毫无武学基础,对一些拳脚兵器基本套路也是熟知的。

    其实文人不习武和人们对文人产生“弱不禁风”的印象,大都是宋代以后的事。

    唐以前的文人都是习武的,就像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武力值堪称爆表,一手剑术出神入化,且师承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剑客”的裴旻,都足以说明其武功不凡。

    儒学鼻祖、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是身长九尺六寸,且力气过人,可以轻松举起城门的关闸。

    王师范身高九尺,虽然不及孔老夫子,但也是妥妥的山东大汉一枚。

    只是之前酷爱读书,练武的时间少些,基础不够扎实,武功套路不够精深,而且毫无实战经验。

    也正是如此,郭大娘子夫妻两人虽视儿子如掌上珍宝,不想让他走上武将之路,然知道儿子本不喜练武,只是偶尔为之,才不去阻止,也少了些许担忧。

    既然决定要练武强身,那就要练出个样子来,而这却是王师范此刻的心中所想。

    从此,王师范每日清晨卯时即起,从基本功开始练起,不厌其烦地打煞着力气和耐力,而且中午和晚上都要各加练一个时辰,甚是勤奋。

    “一切为了活着!”王师范银牙紧咬,玉面肃然,内心激昂地咆哮着,如同海浪,一浪高过一浪,波涛汹涌,绵绵不绝。

    他的两个贴身仆人王猛和王灵两兄弟每日不离左右寸步,起初只是在旁边小心侍候着,就连一向机灵的王灵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大郎自从疯症好转后,近几日越发痴迷于武艺,话也不如以前多了,还是谨慎些好,莫要刺激到他。”王家兄弟心里琢磨着,这也可能是全府仆婢们甚至郭大娘子的心声。

    渐渐的,王师范也发觉了异样,印象中平日三人在一起时,王猛虽然半日也没有一句话,就像一个闷葫芦,脸上却总是挂着傻笑,没有现在这样的木讷、呆板;王灵人机灵,话也多,现在却变得跟王猛一样,着实别扭。

    不过,王师范还是挺聪明的。

    “小生玉树临风赛潘安,神机妙算胜诸葛,欲择佳婿,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呦!”灵魂深处,师师骚气地秀着演技。

    转念就想通了,“应该是自己这几日跟以前相比,变化有些大,大家都有些无所适从。”

    一念即通,随后的日子,王师范的笑容多了,跟两兄弟的话也多了,三人间又熟络了起来,没有起初的拘谨了,更像往日的融洽。

    而且应王师范的邀请,两兄弟也加入了练武队伍,很荣幸地晋升为王师范的直属部下,还是第一、第二名。

    “话说,上船容易下船难,‘贼船’更是万万没得下的,主要是某个家伙着实喜欢‘带头大哥’的感觉。”师师又贱贱地插播广告一条。

    从此,小演武场中多了王灵不时哀嚎地求饶声,“我不行了,真的不行了,饶了我吧,真真世上最好,没有更好的大郎啊!”这厮是越来越皮了,好像受了某人的不良影响。

    伴随着王猛一如既往的“嘿嘿”傻笑,王师范也渐渐地养成了传说中的统率气质,“没练完就不能休息,继续跟我练!”

    正所谓慈不掌兵,“兵虽然少了点,就两个,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嘛。”王师范嘴角微微翘起,有些小坏。

    每日王师范三人练武时,小演武场的角门后,不时露出一张俏丽的少女面容。

    一双大眼睛总是偷偷地看向王师范三人这边,白嫩的小手放在朝外的耳边,生怕漏掉他说的每一个字,一举一动间无不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话说,这位机警的少女,名唤“玉娘”,是郭大娘子的贴身小婢,平日里负责郭大娘子和王师范间的传话,刚刚她又多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将大郎每日情况汇报给郭大娘子。”

    “大娘子,近日来,大郎的笑容多了,和仆婢们也熟络了,就像往常一样谦和,只是练武越来越刻苦,身体也越来越结实...”

    玉娘一字不落地向郭大娘子汇报着,说得绘声绘色,尤其当说到某些特定部位,一张小脸羞得通红,像极了熟透的红苹果,引得郭大娘子不时掩嘴而笑。

    “只要大郎平安,不再犯那疯症,喜欢练武就练吧。”郭大娘子心里默默想着,对宝贝儿子突然勤于练武的态度有些松动了。

    其实,王师范每日早晚都是来给郭大娘子问安的,只是刚开始时有些生涩,近来才自然多了,谁让咱们师师演技高超、进入角色快呢,哥们可是专业的!

    “进入角色需要一个过程嘛,这是可以理解的。”师师自我安慰着、也不知道跟谁解释着。

    不过,这个看似短暂的过程,却使得郭大娘子的心里着实有些不放心了。母亲之爱子,察若毫厘,儿子王师范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间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她那一双充满爱怜的眼睛,此皆母子天性,于是才让信任且机灵的心腹小婢玉娘每日都去偷偷观察,再回来第一时间报给自己。

    随着王师范渐渐适应了原本的一切,举止也越发得当了,再加上玉娘时不时传来的可靠消息,郭大娘子眼看着宝贝儿子没有再发疯症的迹象,渐渐地心里踏实多了。

    转眼间,已是乾符六年三月初一,王师范勤于练武已两月有余。基本功越发扎实了,力量明显增长,气息更显悠长,一根重二十斤的长枪舞动一个时辰尚有余力,着实有些轻了。

    家传武技也有了几分火候,长枪挥舞间略显章法有度,招式切换也少了之前的滞涩,只是渐渐地如遇瓶颈。

    这两日间,王师范正琢磨着应该延请一位名师,为自己解惑。

    昨日给阿娘问安之时,说起阿爷已经得胜归来,今日就能回府,“阿爷回来的真是时候,正好可以求他寻得一位名师。”王师范盘算着,嘴角标志性的微微翘起。

    早晨,王师范如同往日,卯时练武,之后洗漱完毕换好一身儒士服,对着铜镜整理好幞头,就在王猛王灵兄弟二人的陪同下去给郭大娘子问安了。

    三人迈出东跨院大门,穿过内院,沿着回廊一路走来,经过左耳房就来到正房门前。

    只见玉娘俏生生的站在门前,踮起脚尖不时向这边张望着,“大郎安好!”见王师范走来,玉娘左手按在左胯骨上,右手轻轻搭在左手之上,顺势双腿并拢微微屈膝,低头轻语,悦耳讨人欢喜,好似落在枝头的杜鹃。

    “大娘子已在前厅等候多时了,我这就进去通报,大郎稍待片刻。”不等王师范开口,她已经猜到来意,像小燕子一样转身飞入前厅。

    趁着这会儿空闲,王师范抬头端详着正房门上的匾额,只见三个遒劲俊秀金字“乌衣堂”。

    “乌衣”二字不禁使人想起刘禹锡那首抚今吊古的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凭吊的是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之多变。

    向人们无声诉说着,荣华富贵是难以常保的,曾经那些烜赫一时的高门贵族,也如过眼云烟,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慢慢消逝。

    而诗中王导之王家与王师范之王家实乃同出一脉,皆“琅琊王氏”之后,故以“乌衣”为堂号,以示不忘祖宗。

    亦如诗中所绘,此时的王家已是日垂西山,早非钟鸣鼎食之高门望族。

    虽经王师范之父王敬武,励精图治,稍有起色,在青州一地也算有几分脸面,然其不忘创业之艰难,依然保持着质朴的本色,殊为难得。

    王师范之母郭大娘子,很是贤惠,甚解郎君之意,始终以勤俭之道持家,不事铺张,虽郎君官至都指挥使,仍居三进之院,不肯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