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xbxwx.in,最快更新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最新章节!

    第28章  汉朝有多强

    【汉武帝刘彻之所以强,就在于汉武帝不但是扫荡了匈奴,还做到了主动出击。

    在刘彻时期,农耕文明的看家技能,先进的金属冶炼技术开始发挥奇效。

    除了制作精良的马铠与盔甲之外,全副武装的骑兵已经开始标配冷兵器时代里程碑式的武器,也就是让匈奴闻风丧胆的“环首刀”。

    汉家骑兵其实已经算是那个时代非常罕见的钢铁雄狮。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感觉一切成熟,于是采纳了谋士王恢的计策“马邑之谋”。

    汉家在马邑这个地方做好埋伏,引诱匈奴上钩,然后伏兵四出,力争全歼匈奴。

    但是,匈奴终究识破了汉朝的计策,没有进入埋伏圈。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匈奴的骑兵最强悍的是机动性。匈奴领土广袤,无影去无踪,要出击,还得先找到他们。

    我们看几次大战,无论是河南之战还是漠南之战,无论是河西之战,还是漠北之战,都不是连续的,这是为什么?

    因为当时的汉朝国力,不允许他们连续作战,就冲这一点看,完全打败匈奴是个持久战,不是个闪电战。

    随着史诗级的河南,河西,漠北三大战役打响,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一幕——一个中原农耕政权,竟建立了规模庞大的骑兵部队,对广袤草原上的游牧政权,展开穷追猛打。

    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每人带一万士兵上路。

    这一战,卫青一路直接追击匈奴到了龙城(甘肃天水),大败匈奴。

    凭此战,卫青一战封侯。其它三路两路战败,一路无功而返。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拨给卫青三万人马,卫青带着三万人马,出雁门,展雄姿,一战杀三千!那一刻,匈奴胆寒。

    不甘心的匈奴,在公元前127年,派大军直接杀了过来。

    汉武帝派卫青、李息,大战匈奴于河套之南。

    仗打得很漂亮,匈奴大败,汉军占领了河套以南大片地区,仅仅活捉的就好几千人,缴获的牲畜达百万。

    这是一场大胜,汉朝顺势建了朔方城,设立了朔方郡、五原郡,迁移了十多万人前来居住。

    这就是著名的“河南之战”。

    公元前124年,“漠南之战”开始了。

    在这之前,从西域回来了一个人——张骞。

    张骞带来了西域神奇的炼铁术,可以让武器更加锋利,使军队战力再上台阶。

    公元前124年的春天,公元前123年的春天,还有公元前123年的夏天,卫青先后三次,累计带着十余万骑兵、六位将军,在漠南和匈奴展开了大战,三次下来,次次胜利,累积下来,斩杀和俘虏匈奴人3.4万。

    而这一次,军事天才霍去病带领800铁骑创造了奇迹。

    卫青的打法是“扎硬寨、打硬仗,稳步推进”

    霍去病喜欢来去如风,打突袭战,搞快速进攻。

    刘彻非常喜欢霍去病的打法。

    于是,在汉武帝刘彻的赏识下,从古至今,独一无二的少年将军就要产生了。

    “河西之战”是霍去病的真正的崛起之战。

    所谓的河西,就是往河西走廊的战争。

    公元前121年,漠南之战仅仅过去两年。

    先后两次,霍去病斩获无数,甚至斩了像匈奴折兰王、卢侯王的大人物,俘虏数量就不用提了。

    河西之战真的把匈奴打哭了,因此有了那首匈奴民谣: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如此,汉武帝集齐了帝国双壁——卫青和霍去病。

    卫青适合打硬仗,霍去病适合打快仗、打奇袭,两人各有千秋。

    漠北之战,汉武大帝一次性派出十万大军,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配14万匹马,还有50万步卒配合后勤。

    这阵容无比强大。

    这几乎是汉朝和匈奴开战最大规模。

    就此一战,要决定汉朝和匈奴的未来。

    飞将军李广要求参与这次行动,他想凭借战争封爵。

    最后,李广分配到了卫青这里。

    但谁能想到,李广和赵食其迷路了。

    等他们赶过去,卫青已经打完了,虽然取胜,但代价不小。

    而霍去病带着大军一路北上,大破匈奴军,甚至,俘虏了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还俘虏了一些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斩首的有七万人左右。

    霍去病把匈奴杀得四散奔走,直追到了狼居胥山,并在那里“封狼居胥”,成了后世无数将军们的榜样。

    漠北之战后,匈奴元气大伤,对汉朝难以造成大的威胁了。

    只是漠北之战,汉军也是损失惨重,霍去病的人马十伤有三,卫青伤的也不在少数,去了十四万匹马,回来时只有三万匹。

    也就是说,为了打赢这场关键的仗,汉朝也是倾尽全力,损失不低,别说人,光马就消耗了11万匹。

    但是,结果还是比较好的,一战决定了大的格局,扩大了汉朝的版图,确立了王者地位。

    就此,汉武帝建立的那个时代成了华夏历史的转折点之一,让华夏大地有了可参考的基础,从此,开启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

    如果不是汉武帝刘彻,或许,匈奴会成为另一个版本的蛮族侵入,会成为分裂华夏大地的根源。

    汉武帝打怕了匈奴,但没有完全征服匈奴,卫青与霍去病将星陨落后,晚年的刘彻发起巫蛊之祸,在朝局的来回动荡中,汉军面对死灰复燃的匈奴接连惨败,连续几次全军覆没,一时间国库赤字,士气低迷。

    汉朝不得不再次启动回血模式,伺机而动。

    这个阶段的造血大师,就是霍光。

    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洵继位。

    打击匈奴的号角,再次吹响。

    刘洵是第一个让匈奴真正俯首称臣的大汉天子。

    后来,匈奴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汉朝。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用两个例子再来回答一下开头的问题,汉朝在当时的世界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段位?

    公元前53年,安息国大败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一时间,安息国国王信心大增。

    后来,汉朝派使者出使安息国,安息国国王集结全国2万骑兵,准备震慑一下汉室。

    结果常年看惯匈奴与汉朝动辄几十万骑兵对拼的汉使,完全没有get到安息国王这层秀肌肉的意思。

    他在回国后,轻飘飘的在史书上写道——“安息为大国,然兵弱”。

    公元89年,东汉大将窦宪深入瀚海沙漠打击匈奴,燕然山刻石勒功,此后经过金微山等战役,彻底解决匈奴之患。

    从此,匈奴向西迁徙。

    注意,此时的匈奴是已经南北分裂过后的匈奴,然而就是这败兵,在欧洲又掀起了一阵血雨狂风,被碾压的欧洲人称他们为——上帝之鞭。

    从开国皇帝兵败白登山,到大汉雄兵威服四海。

    老祖宗留下的民族自信,就是如今,大国崛起的最好动力。】

    评论区

    网友A:汉这个朝代真的很有魅力

    回复

    (刘猪猪我来啦)

    (猪猪还是很有魅力的)

    (所以我们都是汉人)

    (大汉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到汉武帝一雪前耻,你再看看某宋[白眼])

    (就一句话,宋朝一开始条件比汉朝还好,就差了一个汉武帝而已。)

    (宋朝没有养马场,打不过的)

    (汉也没有养马场,都是后来慢慢搞的,宋的初始条件确实比汉好。)

    (我宁愿当强汉的马前卒,也不要当两宋的偏安狗)

    (赵大:我不到啊,我踏马也不想的

    赵二:骑着我心爱的小驴车~他永远不会堵车~)

    (汉朝皇帝质量真的高的离谱,老刘家基因真好)

    网友B: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回复

    (秦皇立国朝,汉武定族姓,唐朝定族名[流泪])

    (汉武帝虽然有很多缺点,有亡秦之失。但是他的功劳同样太大了,大到可以跟秦始皇并列。

    如果没有汉武帝几十年不间断北伐匈奴,五胡乱华会不会提前发生,汉民族是不是可以挺立千秋,无数次浴火重生都是个未知数。

    因为汉武大帝真的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给了汉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我们民族永远的名字。

    他的丰功伟绩,让后世子孙,不管遇到多么深得低谷,都能够重新奋斗,披荆斩棘,再次完成祖国统一。)

    (刘彻的功绩可不止匈奴啊,一个能和秦始皇并称的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都是很厉害的。

    他不止击溃匈奴、开拓西域、征服朝鲜、开拓闽越、开拓西南。

    还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中朝、建立年号、设立刺史、用人方针。改革币制、盐铁官营。收藏图书、独尊儒术、太初改历、创立太学、乐府、地理。沟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等等)

    (汉武帝很强[看]基本上所有方面都涉及到了,千古一帝肯定是算的)

    网友C:刘彻:我老婆给我送外挂来了!该老子反击了!

    回复

    (哈哈哈真的离谱,卫子夫和她的最强嫁妆)

    (自己是一代贤后,给刘彻生了太子刘据,带来了两个将星一个帝星,然后附带一个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